【文化中国行】
光明日报记者 冯帆 宋喜群
腊月里,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习尚村内,各家年画店里灯火摇曳,年画艺东谈主们干涉了最劳作的时节,溜达于街谈上似乎王人能闻到浅浅的油墨香。

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作品《金蛇献瑞》。作家杨志滨
杨家埠木版年画已有600多年的历史,以工艺深湛、色调秀丽、骨子丰富、线条精确著称。其制作历程有朽稿画样、雕镂木版、手工套印、烘货点胭四谈工序,每谈工序又包含几十个行动,王人有一套专有的技法。其中,雕镂木版是最攻击的工序之一。

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《柳毅传奇》。陈金摄
“刻版是个技能活儿,要耐得住孑然,每一次落刀形容王人包含着念念想和格调的抒发,稍有失慎就需从新再来,刻完一块线版少则需要十余天,多则一个月。”在国度级非遗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东谈主杨乃东的责任桌前,十余个5厘米厚的木制夯捶在终年累月地敲打刻刀过程中被总计穿透。他先后创作、刻制木版年画700余套3500多块。

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艺东谈主在雕镂木版。陈金摄
守正转换、跨界交融,成为年画艺术更好传承发展的重要。连年来,杨乃东在作品创意格调、造型色调、实行载体等方面积极进行转换,他将《年年有鱼》《丹凤向阳》《天官赐福》等备受宽饶的经典木版年画从新改版为用作摆台的尺寸,与游戏公司配合制作了舞龙少年等游戏形象木版年画,还盘算了木版年画花样的帆布袋、抱枕等繁衍品。

“灵蛇献瑞福字”木版年画。作家邰伟伟
“这版年画以生肖‘蛇’为主体,融入兰草、祥云、牡丹等平稳元素,蛇盘于圆圈,身呈紫色,标志团圆完竣、怀黄佩紫。”连日来,杨乃东为农历乙巳蛇年创作的生肖作品订单继续。
为深化鼓励年画的保护传承发展,寒亭区实施杨家埠木版年画古版保护工程,利用数字化转换技能对现有的古版年画作品进行信息采录、归档、传播,建成了中华木版年画数据库,兑现了民间文化艺术的数字化保护、转换性发展。很多年画艺东谈主积极投身进校园、进社区等实行看成,让越来越多的东谈主运转了解木版年画,爱上木版年画。
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1月28日 04版)